南非海域特有的一种角鲨——非洲长吻角鲨
非洲长吻角鲨
中文名:非洲长吻角鲨
别名:没找到
英文名:African Longnose Spurdog(Long-snouted African spurdog)
拉丁学名:Squalus bassi(bassi:以 Alan John Bass(德班海洋研究所)命名,因为他对南部非洲的板鳃鱼类分类学做出了宝贵贡献。)
软骨鱼纲——角鲨目——棘鲛科——角鲨属——非洲长吻角鲨
原产地:东南大西洋和西印度洋:沿南非西开普省向南延伸至莫桑比克。

非洲长吻角鲨分布地
在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中属于LC(无危)
头部长度占身体的22.4%-25.2%。胸鳍后缘向内凹陷。腹鳍位于两个背鳍的中间。第二背鳍的起点恰好在腹鳍后尖的位置。 尾鳍具有矩形的上尾叶、凹形的尾叉和圆形的尾尖。具有更多的单椎,双椎骨和前尾椎骨。腹后尾部边缘没有黑色尾条,身体背面深灰色。

非洲长吻角鲨
没有真皮细齿和牙齿的资料,这是全网仅有的一张图片,一般非洲那边的物种资料都很少。之前非洲皱鳃鲨也是只有一张图。
生活在159–591米深处的外大陆架和上斜坡。
食物习性没有资料。
繁殖可能是胎生的(类似于所有角鲨属),基于区域同类物种推测,可能具有两年一次的繁殖周期,每窝产仔数为4-9只幼崽,出生时体长为21厘米。它的最大尺寸为110厘米;雄性在65cm时成熟,雌性在73cm时成熟。
成熟年龄和最大年龄未知,这些是从具有相似深度范围的区域同类物种中推断出来的,雌性成熟年龄为15岁,最大年龄为32岁,世代长度为23.5岁。
非洲长吻角鲨被怀疑是在南非底层拖网和延绳钓渔业中作为兼捕物捕获的(根据区域同类物的信息)。南非渔业的产量大幅下降,特别是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南非无须鳕被空运到欧洲市场变得无利可图。这个物种是在莫桑比克的深水拖网中捕获的,那里的产量很大。并被记录为Shortspine Spurdog( Squalus mistukurii ) 。其中非洲长吻角鲨约占莫桑比克深水延绳钓渔业上岸量的11%。
角鲨通常用于获取其肉、肝油、鳍,偶尔也用于获取皮革。在莫桑比克的深水延绳钓渔业中,非洲长吻角鲨的肉被保留下来。
没有针对该物种的保护或保护措施。在南非,休闲垂钓者每天只能钓到一条鲨鱼,尽管执法是一个持续的问题。它的范围内有许多保护区,包括南非西海岸国家公园和iSimangaliso海洋保护区,后者延伸至400米深,可能会提供一些避难所。需要对分布、种群规模和趋势以及生活史进行进一步研究,并应监测捕获率。
不知道是否存在亚种。